Thursday, August 12, 2010

葡萄美酒 何止于酒



在出产葡萄酒的纽西兰住了整十年,受喜爱杯中物的老外朋友耳濡目染,常跟着他们游览当地的酒庄(wine tour),品酒试酒,不知不觉地就爱上了葡萄酒,对红酒更情有独钟,也还真不知道是“近朱者赤 ”,还是“近墨者黑”!



偏爱浓郁的红酒,尤其喜欢那种带有橡木烟熏味的陈年醇香。早年挚爱口感润滑、柔软、平衡的梅乐(merlot),近年来却爱上了口感醇厚、强劲火辣的诗拉(shiraz)。至于嘉本纳苏维翁或赤霞珠(cabernet sauvignon) 给我的感觉是介于梅乐和诗拉之间,可柔可刚,但似乎缺少了那么一点“性格”。还有黑比诺(pinot noir),是红酒的后起之秀,口感也是满柔顺的,一般没有诗拉那么刚烈。




有时候,也会去品尝带各种果香的清香白葡萄酒。那和着果味、奶油味的莎当妮(chardonnay),充满果香、花香、清淡中带着鲜果味、甜中带点微酸的雷司令(riesling)还有那属于干性的、染着草味和桔子香的长相思、白苏维翁(sauvignon blanc)以及稍甜混着瓜果香的皮诺布兰克(pinot blanc),都比红酒易喝。



若有什么喜庆事或兴起时,就会来杯起泡的香槟,感受一下这葡萄酒“贵族”带来的短暂的、不真实的、顷刻间便随泡沫消失的欢腾。有时候,需要一点强烈的刺激,也会浅尝酒精超强的白兰地。听说若想喝醉,就把葡萄酒加气泡酒,但我一直还没勇气去尝试。再不然,也可以感受钵酒(port wine)甜甜的强烈。钵酒(port wine)搭配餐后甜点,甜上加甜,真要甜死人。然而甜甜的糖会融化在浓烈的酒精里,平衡了就好,不像雪梨的酒的甜,甜得呛人。




除了喝酒,也不自觉地接受了洋人对葡萄酒和食物的某种搭配。原则上,口味重的食物配浓郁的酒,口味轻的配清淡的酒,为的是两者的谐和。在国外,我们常将红酒配着味重的红肉吃。譬如吃腥膻味稍重的牛肉、羊肉、野味等,就会来杯红酒。至于白酒,就常配鱼、鸡肉等白肉,让白酒的酸味压过腥味,带出食物的鲜美。除了口味的配搭,还有食物调味的配搭。例如白肉调味的奶油味稍重,可以干性的白酒中和一下;蔬菜、沙拉等,配清淡的白酒挺好的;而熏制鱼则可选用甜中带点酸的白酒调和。

可是,来到马来西亚,这些酒和食物匹配的原则便常面临考验。譬如辛辣的咖喱菜肴就不容易与葡萄酒搭配。但若以格乌兹塔明(gewurztraminer)红酒配咖喱菜肴,效果还挺不错的。 在马来西亚,许多习以为常的饮酒小节,也需要作调整。如欧洲人一般把白酒提前放到冰箱里,冻了才喝。香槟自然是喝冰冻过的,饮用时的温度不可超过摄氏十度。至于红酒,建议在室温十八度左右饮用。但因室温的差异,便有人把红酒放到冰箱里,有人甚至把红酒放在冰桶里,像香槟一样处理。更有趣的是,有人还在红酒里加汽水(如七喜),放入冰块!

在马来西亚,用郁金香形的高脚杯盛酒也是不常见的。古人说:“葡萄美酒夜光杯”,不知道把红酒盛在喝“拉茶”(teh tarik) 的玻璃杯里,和盛在喝红酒的高脚杯里,喝起来可有分别?感受可有不同?



(pictures from: google images)



《名食谱》33期55页 -(2005)

2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