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riday, March 12, 2010

练唱笔记 ~ 坚持 (26.2.10 - 12.3.10)

坚持下去 

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日期: 26.2.2010 [8]


削足适履
唱"人生的歌",对歌词特有感触, 每每唱到辛酸处,感情稍稍失控就会哭了。

不要 “感情用事”啊,我告诉自己。 你要面对的问题是:该用什么调子唱呀。真的,我很困扰。唱原调的话似乎很顺耳,但唱到高音处声音就没有了张力。于是我想:不如降一个音阶吧,这样一来歌声虽然暗淡了。但这场唱的话,高音阶还可以唱出来,但低音处超低的,听起来不怎么入耳. .. 就这样,我在原调和“降一”之间徘徊。

练唱了,老师问: “苑蒂,你要唱什么调?” 

“…降一,老师。” 其实我很想说: “是原调,老师。”

今天,老师没有在第一段就终止我的歌唱, 而是让我把整首歌唱完。这是第一次 ... 唱完了,老师说: “你用原调再唱一遍。” 唱完了第一段,老师说: “我觉得用原调唱比较好。” “YES!” 我在心里说。 我喜欢用原来的调子唱,因为我不喜欢听到自己低低沉沉的声音。

今天,老师的评语来得很缓慢,他似乎有点迟疑,有点小心翼翼。 我不懂... 然而,在困惑的同时,我还是解开了原调与降一的谜团:就是不能老是以“降一”去唱高音,而是要练习如何唱出高音,如何把高音唱得和中、低音一样扎实内敛。削足适履不是办法,终究还是气的控制。


呐气的秘方

可是让我感受最深的,还是老师传授的呐气窍门。没想到呐气前一个小小的动作,就可以感受到气贮丹田的充实与饱满, 太棒了! 我这个礼拜的课业,就是去探讨这个呐气窍门,是否能增强我高音区的质感,给它多一份扎实与厚度,增加几许内敛。

要加油哦!老师爱说的。但今天应该说::要“加气”哦!



口白:
假使你問我,人生為著啥
我會講為三頓,為生活,甲為某子
但是看別人的臉色,配互別人的心晟
這是唯一的條件,有人認為這是為生活
嘛有人認為這是一種拖磨
因為已經很久不知影笑容生做按怎
開始懷疑故事中的主角,到底甘是我
因為你嘛知影,咱攏是為別人在活。

歌詞:
愛唱一首歌,一首有頭無尾的歌
有時快樂,有時悲傷,有時只剩孤單
愛像一首歌,紀錄咱的心晟甲生活
有時清醒,有時懷疑,
人生到底,為著啥
回過頭去看,熊熊才知影,咱的舞台,愛用青春來換
回過頭去看,人生過未一半,煞不知如何來唱這條歌

這首歌唱啊唱未煞,往事一幕幕親像電影
有時陣為著渡生活,就愛配合別人心晟
這首歌唱甲心攏破,一字一句攏是拖磨
因為沒人知,我的心,有多痛

因為你嘛知,咱永遠,為別人在活


评语
~ 节拍不稳定,尤其是第一段歌 -- 是自由拍子,要靠节奏感与音感
~ 嘴型和吐词的掌控
*** 愛唱一首歌,一首有頭無尾的歌 -- 要唱出丰富的尾音,不是淡淡的、空洞的声音。
***人生到底^^^為著啥论 -- 要唱出问句
~ 唱得不流畅
~ 高音处单薄、没有厚实度,声音在飘




重温气控
很就没有去想 “气” - 这把我折腾了好一段日子的东西了。如今重温气控,是一种不同的感受。重新翻阅笔记,有以下记录:

气控
 要把气深深吸到下丹田,不是只吸到胸和腹部
 这气靠横隔膜和后腰的支撑 - 因此初学者后腰会感觉稍累
 唱歌时保持吸气状态 – 气不可放 ,要徐徐吐出
 喉部张开,不可紧锁
 保持气流的顺畅 - 感觉气如顺着一条直管从喉部直通小腹

而今在把气深深吸到下丹田之前多了一个步骤,这个小小的动作,却大大增强了唱高音的深呼吸支持,让我第一次体会到什么叫“气运下丹”。用这个方法练唱,一开始那几天 很累,尤其是小腹两侧和后腰的部位。唱了半小时至四十五分钟便感觉酸累,撑不下去了。学习真的是要付出代价的。健美操老师爱说的: No pain no gain。可是,我有个小小的隐忧: 不知道为什么,下肋两侧有时候也会感觉累。这是个不好的现象, 搞不好是哪里出了毛病…
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日期: 5.3.2010 [9]


娓娓道来



老师常说, 唱歌要娓娓道来. 而我则好象常“迫不及待地要把歌唱完”. 这或许也是我性格急躁的反映吧. 今天, 我终于感受到什么叫“娓娓道来”了. 娓娓道来就是要把气从容不迫地、不急不缓慢地、随着音乐旋律和节奏, 缓缓地释放. 感觉中是在幽幽地、缓缓地倾诉, 像河里的小鱼, 不快不慢不缓不急地游.

练唱
黃乙玲 - 人生的歌

评语~~ “吹”麦克风
~~ 节拍还是不稳定

为什么会“吹”麦?老师用劣等的麦“整”学生,我听说过的。 Carol 说她的老师就用最烂的麦克风和音响给他们练唱,要他们用劣等的器材唱出优质的歌声。没想到今天我也中招了! 一拿起麦,没唱几句,歌声夹杂着“破” 声,高音处更甚 好难听。

唱完了,老师说: “你吹麦吹得好严重,知道吗?我数了一下,大概有二十几处“po, po” 响亮的吹麦声。还有,呼吸也很大声。”

“可是... 老师,你的麦...”

“歌手要想办法去调整呀!要知道,不是每一场表演都有一流的器材配备的。歌手要懂得适应不同的舞台、场地、器材等做适当的调整。”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哈哈!老师永远是对的。可是为什么会“吹”麦呢?老师说那是气控和嘴型的失调所致。

练习 
~~ 每个音都要唱得很细腻
~~ 每个吐词都要和吐气的释放配合
~~ 气要徐徐的放,不是急迫地呼气
~~ 嘴型要和呼吸结合,以使发出圆润丰富的声音
~~ 唱高音时感觉声音往后张,甚至往头腔走 -- 不是张开喉咙用力嘶喊!
 因為沒人知,我的心,有多痛^^^^
 这“痛”要唱出内心的痛,不是皮外伤的痛
 痛^^^^ 小声~~~~~~~~~大声 (Yes)
 痛^^^^ 大声~~~~~~~~~小声 (No)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日期: 12.3.2010 [10]


只有理论没有实践



今天唱得很不好,还是没有掌握好气运下丹的窍门,因此唱歌的音量不足、无法唱出感情的高低起伏。至于唱歌时的神韵和眼神, 听起来就是个遥不可及的梦,我不敢去想。

其实我也感觉有点不对劲的,因为上个礼拜有时候唱呀唱的, 下肋两侧的部位开始酸累, 应该就是我重犯凹腹的毛病, 导致气的支撑点移了位, 不但没有气压下丹, 反而把气挤到腹腔的部位啦。

唉! 笔记好像很会做, 但似乎只是纸上谈兵, 空谈理论而不会实践呀!


练唱
黃乙玲 - 人生的歌

评语
~ 音量不足–好象偷偷地在唱! (哈哈. 好一个比喻!)
~ 没有唱出歌曲的高低起伏 - 要把歌一步步推入高潮, 不是平铺直述地唱。
~ 第一句就要入歌, 否则后面就不用说了


要加油哦!
~ 再去探讨气的掌控, 要把气运至下丹, 不可让气停留在腹腔而已。
~ 不可跟着荧光屏一字一句地唱, 要靠听觉训练音感 – 尤其是自由拍子的部分。
~ 不看荧光屏才可以更自由地发挥及演绎歌曲,
~ 注意唱歌时的神韵和眼神。
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